沈阳电脑维修网,沈阳上门维修电脑服务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笔记本电脑维修>笔记本硬盘的发展 >

笔记本硬盘的发展

时间:2011-6-9来源:www.sypcwx.cn 作者: 沈阳电脑维修网点击:
沈阳电脑维修,上门维修电脑
 外表纤巧多姿的笔记本电脑是时尚人士手中的新宠,但这些靓丽的背后是那些不为人所了解的数据。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数据的仓库——硬盘。  硬盘的鼻祖源于IBM。1956年9月,IBM的一个工程小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套磁盘系统IBM350RAMAC(RandomAccessMethodofAccountingandControl),这套系统的总容量5MB,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,它的磁头可以在盘片上的任何一块存储区域移动,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随机存储,这些盘片表面涂有一层磁性物质,它们被叠起来固定在一起,绕着同一个轴旋转。此款RAMAC在那时主要用于行业领域,个人用户不可能得到,当然当时没有所谓的PC(PersonalComputer)。  1968年,IBM公司又提出了“温彻斯特/Winchester”(即所谓“温盘”)技术,这也是现代绝大多数硬盘的原型。“温彻斯特”指的是使用密封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,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并且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,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。5年后,即1973年,IBM制造出了第一台采用“温彻期特”技术的硬盘,这和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硬盘已经极为相似了。  接口技术  硬盘接口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技术,随着笔记本电脑其它配件(如CPU、内存、显示等子系统)性能的大步迈进,硬盘的接口传输率越来越体现出它在整个电脑系统的瓶颈效应,硬盘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  IDE与EIDE接口IDE(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)实际上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,我们常说的IDE接口,也叫ATA(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)接口,现在PC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,而笔记本更是如此。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,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,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,硬盘制造起来变得相对简单,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生产的硬盘控制器的兼容性,对用户而言,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。在这里,我们只介绍ATA-3之后的产品。因为对笔记本用户而言,讨论ATA-3接口之前的技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  ATA-3(FastATA-2)接口这个版本支持PIO-4,没有增加更高速度的工作模式(即仍为16.7MB/s),但引入了简单的密码保护的安全方案,对电源管理方案进行了修改,引入了S.M.A.R.T(Self-Monitoring,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,自监测、分析和报告技术)。  ATA-4(包含UltraATA、UltraDMA、UltraDMA/33、UltraDMA/66四种技术标准)接口这个新标准将PIO-4下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提高了一倍,达到33MB/s,或更高的66MB/s。它还在总线占用上引入了新的技术,使用PC的DMA通道减少了CPU的处理负荷。要使用Ultra-ATA,需要一个空闲的PCI扩展槽,其中的UltraATA/66(即UltraDMA/66)是目前主流笔记本硬盘采用的接口类型,其支持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为66.7MB/s。  SerialATA接口新的SerialATA(即串行ATA),是英特尔公司在今年IDF(IntelDeveloperForum,英特尔开发者论坛)发布的、将于下一代外设产品中采用的接口类型,就如其名所示,它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资料,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1位数据传输,此做法能减小接口的针脚数目,用四个针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(第1针发出、2针接收、3针供电、4针地线)。这样做法能降低电力消耗,减小发热量。最新的硬盘接口类型ATA-100就是SerialATA是初始规格,它支持的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达100MB/s,两款IBM台式机产品Deskstar75GXP及Deskstar40GV就是第一次采用此ATA-100接口类型的硬盘。而各家也纷纷推出笔记本用产品,如IBM的Travelstar48GH,富士通的MHM2xxxAT系列。  在2001年第二季度,将推出SerialATA1x标准的产品,它能达到150MB/s的数据传输率。对于SerialATA接口,一台电脑同时挂接两个硬盘就没有主、从盘之分了,各设备对电脑主机来说,都是Master,这样我们可省了不少跳线功夫。  磁头技术  硬盘技术的更新换代,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磁头技术,现在的硬盘单碟容量一般都在10GB以上,最高的单碟容量已经达到了20GB,以后硬盘的单碟容量还将继续增大,对于单碟容量,它直接联系的技术就是磁头技术,磁头技术越先进,硬盘的单碟容量就可以做得越高。  最早的磁头是应用铁磁性物质,它在不论磁头的感应敏感程度或精密度上都不理想,因此早期的硬盘单碟容量均非常低。单碟低了,硬盘的总容量就受到非常大的限制,因为在一块硬盘内封装的盘片数是非常有限的(目前一般的硬盘封装盘片数为3-5片)。同时早期使用的磁头在体积上也小,它使得早期的硬盘体积上相对而言比较庞大,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非常明显的不便。   1979年,发明了薄膜磁头,使进一步减小硬盘体积、增大容量、提高读写速度成为可能。接着在80年代末期,IBM公司对硬盘发展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,即研发了MR(Magneto-ResistiveHead),磁阻磁头技术。磁阻磁头是基于磁致电阻效应工作的,核心是一片金属材料,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。磁阻元件连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,可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。所以,后来的MR技术可以提高记录密度来记录数据,增加单碟片容量即硬盘的最高容量,提高数据传输率。PRML(PartialResponseMaximumLikelihood)读取技术,它能使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,即增加容量,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。  90年代,IBM公司将MR磁头技术应用于3.5英寸和2.5英寸硬盘中,使得普通电脑用户使用的硬盘容量首次达到了1GB,从此我们使用的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。现在用户使用的高达几十GB的容量,都是从那时的MR磁头技术开始的。而后GMR(GaintMagnetoResistive,巨磁阻)磁头技术出现了。GMR是IBM公司在MR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成功的新一代磁头技术,它是最新的磁头技术,现在生产的硬盘全都应用了GMR磁头技术。GMR巨磁阻磁头与MR磁头一样,是利用特殊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变化的原理来读取盘片上的数据,但是GMR磁头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,比MR磁头更为敏感,相同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更大的电阻值变化,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,现有的MR磁头能够达到的盘片密度为每平方英寸3Gb-5Gb(千兆位每平方英寸),而GMR磁头每平方英寸可以达到10Gb-40Gb以上。目前GMR磁头已经处于成熟推广期,在今后的数年中,它将会逐步取代MR磁头,成为最流行的磁头技术。GMR比MR具有更高的信号变化灵敏度,从而使硬盘的单碟容量可以做得更高,目前最新的磁头技术为第四代GMR磁头技术。  电机技术  在硬盘中,与磁头技术一样重要的另一项技术就是电机技术了,它直接影响着硬盘转速的大小。  这里介绍一个比较优秀的电机技术——FluidDynamicBearing(FDB)流体动态轴承电机。它在1996年第一次推出,目前已经到了第三代技术,流体动态轴承电机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轴承,以油膜代替滚珠。这样可以避免金属面的直接磨擦,将噪声及温度降至最低;同时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动,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;它更可减少磨损,提高寿命。这样,FDB有效地减少了震动,降低了噪音,增强对震动的抵抗能力,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。目前最快的笔记本硬盘5400rpm,而主流的转速为4200rpm。目前主轴转速较快的硬盘即希捷公司推出的CheetahX15(捷豹X15系列),它的主轴电机转速高达15,000rpm。目前主流的IDE硬盘转速为7200rpm,而主流的SCSI硬盘转速则为10,000rpm。可见,笔记本硬盘受其先天的影响速度不可能太快。电机技术发展了,直接带动的就是硬盘主轴转速的提高,而转速就决定着硬盘的寻道时间。当然,在提高硬盘主轴转速的同时,需要考虑的是硬盘的发热量及振动问题,还有就是硬盘的工作噪声问题。所以电机技术直接决定着硬盘的快慢、工作温度及工作噪声等。  其他技术  此外硬盘的数据缓存也随着硬盘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大,早期硬盘的数据缓存只有128KB甚至更小,而那时2MB的数据只能在高端的SCSI硬盘上看到。在接口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时,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。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。硬盘的读数据的过程是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,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,再填充,再清空,一步步按照PCI总线的周期送出,可见,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。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512KB和2MB等几种。其类型一般是EDODRAM或SDRAM,目前一般以SDRAM为主。  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,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。写通式在读硬盘数据时,系统先检查请求指令,看看所要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,如果在的话,就由缓存送出响应的数据,这个过程称为命中。这样系统就不必访问硬盘中的数据,由于SDRAM的速度比磁介质快很多,因此也就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。回写式就是在写入硬盘数据时也在缓存中找,如果找到,就由缓存中数据写入盘中,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硬盘,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性能。  对于硬盘的历史发展来说,除了上面介绍的四点外,其它还有各种硬盘的附加技术,如硬盘数据保护技术及防震技术,它们也随着硬盘的发展而不断更新。一般而言,不同硬盘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硬盘保护技术,如昆腾的数据保护系统DPS、震动保护系统SPS;迈拓的数据保护系统MaxSafe、震动保护系统ShockBlock;西部数据公司的数据保护系统DataSafeGuide(数据卫士)等等。这些保护技术都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推出第二代、第三代等技术。  事物总有一个发展方向,在笔记本硬盘身上,这个方向就是外形更小、质量更轻、容量更大。科学的发展总会带给人们一些惊奇,如IBM的MicroDrive,东芝的1.8英寸PC卡硬盘等。这些产品正是未来方向的体现。  材料技术  一般而言,早期硬盘的盘片都是使用塑料材料作为盘片基质,然后再在塑料基质上涂上磁性材料就可构成硬盘的盘片。  采用铝材料作为硬盘盘片基质随后推出,目前市场上的IDE硬盘几乎都是使用铝硬盘盘片基质。而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盘片基质则是最新的硬盘盘片技术,玻璃材料能使硬盘具有平滑性及更高的坚固性,此外玻璃材料在硬盘高转速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。IBM公司是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硬盘盘片基质的先锋,富士通笔记本硬盘也有相应的玻璃材料产品。    
上一篇:向您介绍一下笔记本电脑外壳选材
下一篇:笔计本维修报价
查看[笔记本硬盘的发展]所有评论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用户名: 验证码:
关于我们 服务价格 联系我们 企业网站优化 沈阳网站建设 沈阳维修电脑